首页 / 课程改革 / 课程研发
校际教研聚智慧,同课异构绽芳华
——记正衡中学课程改革项目中期成果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配置员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自2024年4月学校课程改革项目启动以来,正衡中学在深化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持续探索,步履不停。2025年10月30日下午,这一探索迎来了重要的阶段性展示——学校联合郑陆中学、罗溪中学,成功举办语文大单元“五线融合”教学研讨活动。这不仅是一次三校智慧的精彩碰撞,更是我校课程改革项目扎实推进、初见成效的中期答卷。

同课异构:深耕课堂,素养落地

  同样的散文诗,别样的教学情怀。在《散文诗两首》的“同课异构”中,两位老师以不同的教学智慧,共同诠释了核心素养在“五线融合”课堂范式中落地生根的路径。

  郑陆中学的丁芸波老师,以温婉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铺设了一条通往文本深处的花香小径。她精准地以“花的意象”为情境线,勾连既往所学的《秋天的怀念》这一活动线,引导学生在不同文本的比照中,深化对母爱主题的理解与感悟。这一设计,不仅是在建构学生的语言体系,更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推动其思维发展与审美鉴赏能力的协同生长,让素养的提升在知识的土壤里悄然发生。

1.jpg

  正衡中学的王怡老师则以其敏锐的文体意识,带来了一节充满探索精神的创新课堂。她紧扣“散文诗”的文体特征这一知识线,将字词积累、手法赏析完全融入对形式之美的活动线中,别具匠心。课堂的核心交给了学生,通过有效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让学生在主动的发现、讨论与表达中,不仅理解了文本,更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这一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了其沟通协作的能力,是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与“实践创新”的生动体现。

微讲座引领:系统规划,明晰路径

  课堂的余韵未消,思想的启迪再续。来自罗溪中学的陶晓宇老师紧接着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教材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微讲座。陶老师从“单元定位”、“设计理念”到“实践落地”,层层深入,条分缕析,为在座老师提供了清晰可循的教学蓝图。她指出,大单元教学并非简单的课时叠加,而是对教学资源的深度整合与教学目标的系统规划。讲座最后,陶老师以三句凝练的话语作为总结:“深耕文本是根基,素养统整是方向,真实任务是路径。” 这不仅是对大单元教学的精准概括,也为我校下一阶段的课改深化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本次“五线融合”教学研讨,并非一个孤立的终点,而是我校课程改革项目在探索中持续深化、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它清晰地表明,我们的课改正从单点的课堂创新,迈向系统化、联盟化的整体推进。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校际间的智慧碰撞,正为改革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近期文章

    主办单位:常州市正衡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